为什么很多国宝帮第一件买了新仿品,后面都是买新仿品的?
原因很简单,国宝帮看到地摊角落里有一件跟在大拍卖会上价值200万一模一样的瓶子只要2万块。
他以为地摊小贩都没文化,根本就看不懂这个瓶子,也没看过什么拍卖会,不懂行情好了上去故意还价:“这个瓶子应该是晚清后仿的,8000吧?”
小贩也就借坡下驴:“哎,那不行,我收来就一万五了”。
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。最终以一万二成交,他心里暗笑:小贩被他忽悠了。
小贩含泪赚了11000,最后还说,大哥,以后我收货,你帮我撑撑眼吧,别又亏了好了。
从此他就开始了他的捡漏之路,就算见了老的,他也不会买的。为什么?很简单,拍卖会上一个康熙的将军罐起拍价就是20万,他会说,哪有那么贵,别人那边才2万,开什么玩笑?在这巨大的差距下,他不得不说服自己拍卖会上是哄有钱人的,这里面也有做新产品的小贩的推波助澜,哎呀,大拍卖行有很多内幕的,我们民间藏宝哪有那么贵,回到家里拿给亲戚朋友看,不管别人懂或不懂,别人都会跟他说,嗯,不错,挺好的。就算拿给谁看,谁也会跟他说,嗯,不错,挺好的,原因只有一个,又不花自己的钱,关我什么事呢?说不对,我还得罪你什么,要卖给我,告辞,打扰了。
所以我说要大量的买卖用市场来验证你的学习成果,很多人不认同,说收藏就是收藏,最烦那些值得模样东西说多少钱的,我说你要搞清楚了,你如果是纯粹的做艺术品收藏,不分新老,那无所谓。好看就往家里搬就行了,你自己喜欢,问题是你打的选股探针的口号,收的都是新产品。 |